1月5日,以“高标准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国际标准化高峰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现场,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南沙工作站,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广州)南沙工作站揭牌。 通过搭建标准化的工作交流合作平台,南沙将全方位多渠道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的建设,构建市场驱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开放融合的标准化工作新格局。 南方日报记者任燚宾红霞 广东主导或参与制修订 国际标准3037项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广学表示,作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广东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企业将产品和服务出口到世界各地,就要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制造和研发。积极参与到各项标准化制订工作中,也能为企业的发展争夺更多的行业话语权,助推广东制造业。 截至目前,在国际标准化方面,广东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3037项,数量居全国前列;已有56个国际、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落户广东。 广东大力开展“先进标准+制造业”行动,推动建设覆盖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先进标准体系,已发布并推广实施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等11个制造业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制定发布836项关键技术标准;特别是在家用电器、智能电网、区域标准化协同创新等领域,已获批6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2个国家标准检验检测验证点建设,为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广东省还与香港特区政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围绕食品、粤菜、中医药等25个领域,制定110项湾区标准,促进湾区要素有序流动,标准化工作服务大局更加有力。 推进高标准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深入推进标准化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也是“广东制造”加速向“广东智造”跃升的必然要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表示,广东要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高标准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以标准创新释放企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同时,要抓住“第一资源”人才,培育现代产业需要的标准化人才队伍;此外,要稳步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现高标准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标准化建设 夯实南沙国际贸易规则新优势 日前,南沙在全国首创的“全球溯源中心数字经济与数据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入选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科学奖”实践类获奖名单,这是本届唯一获奖的政府单位申报项目。创设之初,全球溯源中心就明确以标准化手段实现理论规则到应用工具的建设,推动其复制推广与应用。 目前,全球溯源中心获评国家标准委试点项目,搭建标准体系达147份,涵盖国家标准、省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全国首发《全球溯源体系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真实性核验指南》,6份纳入首批粤港澳大湾区标准认定公示,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湾区标准”,以大湾区标准为先导,探索数字治理国际规则的中国方案。 《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提出“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相互衔接水平”。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院长张定康表示,全球溯源中心及其标准化建设,正是南沙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的重要举措。 全球溯源中心是南沙标准化战略的一大缩影。出台全国首个粤港澳科技创新团体标准服务平台培育粤港澳团体标准,通过平台推动发布粤港澳团体标准二十余项;强化与专业标准化技术机构合作,鼓励商协会等社会团体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服务,在标准化科研、培训、人才交流、推动标准国际化等方面开展合作创新……近年来,南沙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在深化标准化改革、推进标准化创新方面做出大量努力。 南沙区区长吴扬表示,南沙在标准化改革创新方面取得系列突破,打造了一批数字经济领域粤港澳三地高质量标准,推动标准化工作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农业、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更多领域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规则新优势。 下一步,南沙将结合工作分工,在重点领域继续推进粤港澳三地标准化合作交流,发挥南沙区粤港澳标准化与质量发展促进会等社会力量在标准化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标准国际化工作。 标准化正由制造业 走向社会治理领域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标准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在推进质量提升、促进技术创新、推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1年10月,《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下称《纲要》)印发,极大地拓展了中国标准化工作的广度和深度。《纲要》指出,要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实现标准化工作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到2025年,实现标准化更加有效推动国家综合竞争力提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产业标准创新研究所所长王益群看来,掌握标准,就等于掌握市场的引领权和产品的规制权。“企业从跟随、创新标准的执行到逐步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从而实现自身技术的推广并引领行业的发展。” 王益群表示,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发挥其创新的优势,主导或引领标准的制定,在其所在的行业里发挥影响力,这需要产学研各方的合作,国际标准的制定还需要国际合作伙伴的支持,这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原主席张晓刚认为,相较于传统制造业,在高新技术领域标准变得更为重要。在他看来,新兴产业中存在着一种“标准先行”的趋势:传统的商业模式往往是先有产品,再有标准,最后实现产业化,而这种模式在高新技术领域将被颠覆,标准之争将变得更为重要。“传统制造业技术成熟度高,技术创新难度大,标准引领创新的功能就没有高新技术能力强。”他说。 新趋势下,中国如何进一步广泛参与国际标准化?张晓刚建议有优势的大企业,要在优势领域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其他领域积蓄能力,为未来标准化做准备。 此外,张晓刚也发现,标准化正由制造业走向社会治理领域。“过去的标准仅仅是解决产品质量的问题,但是现在标准正向解决政府管理问题、社会治理问题以及企业管理问题的方向转变。社会治理质量管理的方式成为一种标准,将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针对目前我省标准化工作存在的痛点、堵点,会议也提出,广东将进一步找准标准支撑“制造业当家”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和标准化稳链工程,不断完善制造业先进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工作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同时,围绕广州南沙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重大战略平台,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南沙工作站建设,支持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广州)南沙工作站建设,支持南沙探索建立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试验区,助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